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软件学院24软工10-14班开展学涯规划第一课

软件学院24软工10-14班开展学涯规划第一课

发布人:软件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8  来源: 本站  浏览次数:

为帮助24级学生明确专业方向与毕业要求,软件学院24软工10-14班于2025108日在6201室,由辅导员刘安琪老师主持召开“人才培养方案学习”主题班会,全班同学全程参与。

班会伊始,刘安琪老师以“毕业条件”为核心,结合PPT拆解要求:课程学分上,必修与专业选修课需及格,公共任选课满8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3门(≥6学分,含“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模块);综合素质方面,解读相关考评办法,强调德育达标,提醒通过学工系统查个人考评;体育需符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4年体测综合及格;美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及社会实践教育均按校最新规定执行。​

随后重点讲解实践要求:社会实践需完成4周(160学时)任务并交认定表,撰写≥3000字合格报告(或论文);劳动教育含8学时理论与24学时实践;大学美育需参与“大美劳动”活动,完成≥16学时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涵盖基础课程、第二课堂比赛、大创项目等,鼓励学生参与提升能力。

专业能力认证方面,介绍“六选一”路径:一是获工信部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初级及以上证书;二是获ORACLE DBA等行业认证;三是专业竞赛获校级三等奖以上或省部级、国家级优胜奖以上(署名前三位);四是获软件著作权授权(含学校及前两名学生);五是公开刊物发论文(本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六是通过校职业技能鉴定(最后一学期完成软件项目开发与答辩)。​

最后,辅导员强调学位授予条件:满足毕业条件且学分绩点2.0;明确不授予情形,包括未达基础条件、受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特殊规定除外)、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等。​

 此次班会让同学们全面认知培养方案,找准学习方向。明确学习目标与路径,解决了同学们“为什么学”的困惑,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大学几年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以及最终的培养目标,明白每一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和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