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合作

 2025/9/11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打印此文

摘要:本文以重庆工程学院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了合作的背景、模式、实施过程、成果及未来展望。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为网络安全行业培养了大量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产教融合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战略规划,推动网络空间安全产业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这一背景下,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网络安全行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工程学院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

二、案例背景

重庆工程学院紧密围绕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以及重庆市“抢行布局网络安全产业”的战略规划,致力于服务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416”科技战略布局以及“1361”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构架等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学院与深信服等四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面向工业控制、数字城市等网络空间安全应用场景,针对物联网设备可信、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治理及网络渗透等技术领域开展人才培养。2021923日,校企双方合作签约共建“重庆工程学院深信服网络安全产业学院”,旨在培养能解决工业控制、数字城市等网络空间安全应用场景的安全设计、安全实施、渗透测试、应急处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合作模式

(一)“企业+”模式:共建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

重庆工程学院牵头,协同行业龙头企业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海云捷迅科技有限公司山石网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一专业N名企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培养企业以及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经过三年的运行,学院已建立理事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安全(技术)服务教研室、创新中心等组织机构,基本形成了能有效运行、监控有力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机制。

(二)企业介绍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网络安全、云计算、IT基础设施与物联网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拥有深信服智安全、信服云两大业务品牌,与子公司信锐技术,致力于承载各行业用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基石性工作。

深信服是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技术支撑单位,到近年的上海“进博会”网络安全重点保障单位、2020年度广东省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工作优秀支撑单位、国信安全服务支撑单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网络安全保卫优秀技术支持单位、2023年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网络安全技术支撑保障单位、2023全国两会网络安全技术支撑保障单位、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网络安全技术支撑保障单位等,深信服始终冲在国家级安全保障的前线。

深信服设立产教部,负责开展“云对抗”、深信服网络安全竞赛等活动等产教活动,重庆分公司运营良好,具有共建校内实习基地需求,校内及其公司内部能满足100-150大学生实习实践需

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盟科技),成立于20004月,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于20141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300369。绿盟科技在国内设有50余个分支机构,为政府、金融、运营商、能源、交通、科教文卫等行业用户与各类型企业用户,提供全线网络安全产品、全方位安全解决方案和体系化安全运营服务。

绿盟科技高度重视安全研究和技术创新,致力于跟踪国内外最新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星云、格物、伏影、天机、天枢、天元、平行、威胁情报八大实验室,分别专注于云安全、物联网安全、威胁感知与监测、漏洞挖掘与利用、数据智能、新型攻防对抗、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威胁情报八个领域,在基础安全研究和前沿安全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为绿盟科技的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绿盟科技重庆分公司运营良好,具有共建校内实习基地需求,其公司内部能满足50-70大学生实习实践需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安信,股票代码688561)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向政府、企业用户提供新一代企业级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

2023年,奇安信在数据安全、AI+安全领域全面发力,全面破解数据安全风险难看清、内鬼难管好、外部攻击难防住的三大难题。奇安信基于十年来的网络安全防护经验和海量的高质量安全数据,创新研发出我国首个工业级大模型安全人工智能产品QAX-GPT安全机器人和大模型卫士,真正解决了广大政企机构面临的告警疲劳、专家稀缺、效率瓶颈这三大痛点问题,帮助千行万业更踏实地向人工智能技术要生产力。在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发布的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2024 年“中国网安产业竞争力五十强”榜单中,奇安信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奇安信重庆分公司主营业务为工控安全及新能源汽车安全,经营良好,具有大量用人需求,能满足50-100大学生实习实践需

重庆海云捷迅科技有限公司 ( 简称 AWCloud 海云捷迅 ) 是企业私有云和全架构智能计算服务商,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开源的虚拟化、容器化、云计算、AI 基础服务等产品及解决方案。位于重庆微电子高新技术园区,拥有专业的研发、运营和服务团队。

AWCloud 海云捷迅优秀的业绩表现,获得了业界的充分认可,不仅跻身“中国新互联网公司 300 强 ”行列,获得“201620172018 年度中国信息技术创新 OpenStack 最值得信赖产品” 奖及“英特尔 · 中国区杰出合伙伴”、2019 年度英特尔创新加速器“最佳芯片生态创新合作伙伴”、“2020 IT 用户满意度调查 - 最具影响力创新中心”称号,更获得了 PEVC 的青睐。

AWCloud海云捷迅自有办公场所约1000平方米,拥有智慧消防等数字城市、云计算平台及安全服务等成功案例,业务稳定,建有FPGA项目及案例展厅约300平方米,每年有50-80名学生实习及就业需求。

山石网科是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技术创新领导厂商 ,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网络安全领域前沿技术的创新,提供包括边界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内网安全在内的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

山石网科重庆分公司运营良好,具有共建校内实习基地需求,其公司内部能满足20-30大学生实习实践需

四、学院定位

 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需求

学院紧密围绕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以及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416”科技战略布局和“1361”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构架等地方发展战略,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尤其是工业控制安全和数字城市安全应用场景,培养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院致力于培养能够解决工业控制、数字城市等网络空间安全应用场景中的安全设计、安全实施、渗透测试、应急处理等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够适应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应用场景,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

学院通过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海云捷讯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搭建网络空间安全“产学研”服务平台。通过技术研究、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等方式,推动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其职业胜任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积极探索“一融合六结合”(教师与企业员工相融合,重点课程教学内容与产业前沿技术相结合、实践内容与企业项目相结合、毕业实习与企业岗位结合、毕业设计与企业真实项目相结合、实践条件与企业生产环境相结合、实训过程与企业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模式,以及“订单班”、“卓越工程师班”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产业需求。

建设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集群

学院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及网络空间安全等多学科基础,构建专业集群,协同对接网络空间安全在工业控制、数字城市等应用场景的产业链岗位群。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在设备可信、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治理及网络渗透等领域的综合能力。

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

学院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企业为学院提供实习实训基地、项目资源、技术指导等支持,学院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学院通过“旋转门”机制,促进校企员工双向流动,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学院通过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省部级科研项目、申请专利等方式,推动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的创新与成果转化。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形成多元协同共管的治理模式

学院构建校、政、行、企多元主体协同的理事会治理模式,优化管理结构,明确各方职责,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保障产业学院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的定位是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需求,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多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形成多元协同共管的治理模式,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人才培养目标

与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确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重庆及西部区域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面向信息安全行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系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信息安全相关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和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术,具备计算机科学基本技能、信息安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工控安全及数字城市安全相关领域从事安全防御系统及安全产品的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维、测试、评估等工作的“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六、合作内容及成效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合作内容:

需求调研与分析:校企双方联合开展行业调研,分析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岗位需求、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

方案制定与优化:基于调研结果,共同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能力培养目标等。定期根据行业动态和技术更新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专业方向设置:结合工业控制安全、数字城市安全等应用场景,设置特色专业方向,如物联网安全、网络安全运营、渗透测试与应急响应等,满足不同岗位群的需求。

成效:

方案契合度高:人才培养方案高度契合行业需求,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缩短企业培训周期。

专业方向精准:特色专业方向的设置吸引了更多学生选择该专业,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专业满意度。

(二)师资队伍建设

合作内容:

双导师制:企业选派技术骨干担任企业导师,与学院教师共同组成导师团队,联合指导学生实践项目、毕业设计等。

教师培训与挂职: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实践和技术研发;企业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行业前沿知识水平。

师资互聘:校企互聘师资,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咨询和项目攻关,促进校企人才双向流动。

成效:

双师型”教师队伍壮大: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企业导师的教学能力均得到提升,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提升:双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方面都能得到专业指导,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三)课程建设

合作内容:

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共同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涵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拓展课程,目前共建课程4门,包括《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墙技术》、《上网行为管理》、《网络攻击与防护项目实训》、《信息系统安全加固项目实训》,突出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内容更新:根据行业最新技术和企业实际案例,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课程资源共享:企业将自身的技术培训课程、案例库等资源与学校共享,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

成效:

课程体系完善: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行业实际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课程资源丰富:企业提供的优质课程资源为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四) 教材建设

合作内容:

教材编写与出版:校企联合编写教材,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和技术经验,编写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材。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和企业技术案例融入教材内容。

教材更新与优化:定期对教材进行更新和优化,确保教材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数字教材开发:开发与课程配套的数字教材和在线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求。

成效:

教材质量提升:已出版教材《新一代防火墙技术及应用》受到师生好评,正在校稿的《网络安全运营平台管理》将进一步丰富教材资源。

教学资源多元化:数字教材和在线教学资源的开发为教学提供了更多选择,提升了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五) 实践条件建设

合作内容:

实验室共建:校企共同投资建设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安全创新中心,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软件工具,满足学生实践教学和科研需求。

实践基地建设: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积累实践经验。

云平台搭建:搭建产业教育云平台和攻防竞赛云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实验、竞赛和培训服务,提升实践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成效:

实践条件改善: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基地的完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

云平台优势:云平台的搭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践学习,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 人才共培

合作内容:

卓越工程师班:联合举办卓越工程师班,选拔优秀学生进行专项培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已经联合培养3届深信服卓越工程师班,共计160余名学生。

订单班培养: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开设订单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

学生竞赛指导:企业专家参与学生竞赛指导,结合企业实际项目和竞赛要求,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网络安全竞赛,提升学生的竞赛水平和创新能力。

成效:

人才培养质量高:卓越工程师班和订单班的学生在实习就业中表现出色,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显著提高。

竞赛成果突出:学生在各类网络安全竞赛中屡获佳绩,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其他建设

合作内容:

科研合作:校企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同申请科研课题,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动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的发展。

产业服务:依托学院的科研和技术力量,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项目攻关、安全评估等服务,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学术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来校讲学,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学院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成效:

科研成果丰硕:校企联合开展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升了学院的科研水平和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产业服务能力提升:学院为企业提供的产业服务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促进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学术交流活跃: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院的学术氛围和影响力。

、未来展望

(一)立项建设重庆市级现代产业学院

目标:

通过3年建设,将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打造为重庆市现代产业学院的标杆,使其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服务、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区域内具有示范作用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

举措:

1. 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加强与深信服、绿盟科技、奇安信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2. 提升建设水平:围绕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优化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强化社会服务:依托“产学研”服务平台,承接更多网络安全相关的社会服务项目,如网络安全巡检、护网行动等,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4. 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其他高校及企业的合作,形成多方协同、资源共享的产业学院发展模式。

预期成果:

成功立项为重庆市现代产业学院。

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服务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二)建设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目标:

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工业控制安全、数字城市安全等应用场景的复合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

举措:

1. 优化专业集群:围绕网络空间安全产业链,进一步优化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等专业集群,明确各专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2.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产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实践教学学分占比不低于40%,企业案例和项目训练学分占比不低于10%

责任编辑: 计算机学院管理员
相关链接
南泉校区: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林16号招生
双桥校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桥街道西湖大道76号
咨询热线:023-62846626 023- 62846636

官方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