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近日,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党总支、分团委组织师生党员、团员青年代表前往歌乐山纪念馆开展“红岩算法砺初心·物联终端传薪火”主题党团日活动,以“理论学习+实地研学”的沉浸式模式,推动红岩精神与专业深度交融。
活动在庄严的重温入团誓词中拉开序幕,学院团委书记带领全体团员面向团旗、右手握拳,铿锵誓言叩问青春初心。紧接着,歌乐山纪念馆讲解员以《红岩精神的当代启示》为题带来微课宣讲,巧妙将红岩英烈在极端环境下坚持斗争的精神,与码农攻克技术难题的“钉钉子精神”相呼应,借“狱中春节联欢会”等案例阐释“刚柔并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更通过江姐使用过的皮箱、7封亲笔家书等200余件革命文物图片,让红色基因与专业思维产生共振。随后,通过“码农青年说”,团员青年代表结合红岩精神分享学习感悟。
活动尾声,学院党总支书记强调:“红岩精神是永不过时的精神坐标”,结合学校“红岩‘芯’青年”主题宣讲活动,提出以“红岩故事编程大赛”“红色代码注释”深化“党建+专业”融合,寄语学子以“狱中八条”为镜,在技术创新中勇担使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数字尖兵”。
在“歌乐忠魂”展厅,胡作霖“以身堵枪口”的壮烈事迹穿透时空,学生敏锐捕捉到“地下情报传递”中的物联思维;渣滓洞监狱旧址前,“铁窗诗抄”碑林静静伫立,“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气节直击心灵,实地触摸历史纹理,让红岩精神真正扎根青春心田。
此次活动以红岩精神为魂、专业实践为骨,实现红色传承与数字素养双向赋能。后续,学院将持续推进“红岩+专业”育人模式,让红岩精神在代码编译、物联开发中持续“运行”,孕育更多有信仰、有本领的新时代“码农先锋”。
官方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