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结合学校科技文化节总体方案,根据《关于印发<2018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特举办首届电子设计大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大赛时间
2018年5月-10月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重庆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协办单位:电子与物联网学院
三、组织机构
成立大赛组委会,全面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
主 任: 程昌华
副主任: 秦安碧
成 员: 工程训练中心、各二级学院学生竞赛工作相关负责人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大赛执行及日常工作。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工程训练中心,由工程训练中心陈艳莲任办公室主任。
联络人:张良平 周树林
联系电话:62840102 19923355221
地点:重庆工程学院南泉校区实训楼107办公室
四、竞赛形式
开放式命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技术与系统、电子电路与系统、光电子、物理电子、网络与计算机、微波工程、机电一体化、图像多媒体、软件工程等领域。参赛队按照自选命题设计参赛作品,并制作符合设计方案的演示实物。向承办方提交的作品为技术论文,由评委进行优秀作品初选,决赛采用现场作品展示和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审。
(一)参赛对象及方式
1.全体工程学院学生,不限年级,不限专业。
2.参赛选手组队方式:以学生自愿为主,鼓励跨专业跨学院组队参赛。组队学生原则上不超过三人,队名自拟,各队选派一名学生为队长,其他人为队员。
3.参赛选手每人只能加入一个队伍,每队只能参加一个题目的竞赛,报名时需注明制作主题。
(二)作品要求
1.初选
参赛作品技术论文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作品难点与创新
(2)方案论证与设计
(3)原理分析与硬件电路图
(4)软件设计与流程
(5)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
(6)总结。
论文字数3000-5000字为宜,具体格式要求参见附件。
2.决赛
PPT作品介绍和作品演示(或播放演示视频)。
PPT内容应包括:作品意义、作品难点与创新、作品原理及设计方案等。
五、参赛组织进度及相关时间节点
序号 |
参赛组织进度 |
相关时间节点 |
负责教师 |
完成事项 |
1 |
组织预报名阶段 |
即日起至2018年5月17日 |
辅导员 |
组织有意向参赛的学生在辅导员处报名,各二级学院统一将名单提交给工程训练中心实训楼107办公室 |
2 |
确定参赛团队及指导教师 |
2018年5月21日 |
大赛组委会 |
无指导教师的团队由大赛组委会安排指导教师 |
3 |
初选 |
2018年6月25日前 |
团队指导教师 |
各二级学院收集各参赛小组技术论文(电子版),统一交大赛组委会,组委会遴选进入决赛的团队 |
4 |
决赛 |
2018年10月17日 |
大赛组委会 |
拟邀请校内电子类专家教授参加决赛评比 |
5 |
成绩公布 |
2018年10月20日 |
大赛组委会 |
成绩公布、发奖 |
六、评审办法
1.初选
竞赛评委对所有初赛提交的技术方案进行统一评审,评审按照选题创意度、创新性、功能完整性、技术先进性、实用性等综合因素,以100分制进行打分,给出各参赛论文分数,根据分数决定参加决赛的竞赛资格。
2.决赛
现场演示答辩,评审根据作品演示及答辩情况等综合因素,以100分制进行打分,给出各参赛作品分数,并根据分数决定奖项。
七、奖励办法
参赛队伍获得校内奖励的,颁发获奖证书。评选出校内选拔赛的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各一、三、五、十名。
重庆工程学院
2018年5月4日